成都工业学院: 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。
一是构建学校内部治理体系。建立“党委领导、校长负责、教授治学、民主管理、社会参与、依法治校”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, 梳理形成《成都工业学院规章制度文件汇编》,进一步规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,把建章立制、照章办事贯穿到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中。二是健全校院两级学术管理体系。以校学术委员会和院教授委员会为核心,制定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、学科建设与科研专门委员会、学术道德专门委员会工作规程及 12
个教学科研单位教授委员会工作规程,为学校实施教授治学提供制度保障。三是完善民主管理机构。制定《成都工业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》《成都工业学院二级教代会实施细则》和《成都工业学院工会工
作实施办法》等规章制度,保障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权力得到落实。
四川文理学院:创新推广使用的《教学质量保障手册》。
一是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。“规定动作”指听课评价、教研活动和专项评估;“自选动作”指各二级学院在年度工作计划中列出的其他特色质保活动。如数学学院推行无手机课堂,音乐与演艺学院设立“教学意见箱”,建筑工程学院发展“教学质量建设月”等特色内部质量保障活动,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估体系。二是专家试用与运行完善相结合。全体教学督导专家试用半年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,评估处对《手册》进行全面修订,并在全校教师中推广使用,目前已进入常态运行阶段。三是专项督查与目标考核相结合。每年底对教学质量保障情况进行专项督查,督查结果通过《督评简报》予以通报,并将评分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,促进《手册》使用落地落实。
内江职院:引进“双元制”办学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共育机制。
一是共同担负人才培养。 与中德诺浩(北京)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,成立中德诺浩汽车学院,引进德国汽车专业课程,按企业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,支持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。目前,设立中德诺浩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、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,共 6 个班学生 158 名。 二是合作建设教师及管理队伍。强化“
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和项目管理队伍建设。派遣 8
名专业教师赴德国学习,取得汽车维修保养教师资格(KMT)、汽车电控系统教师资格
(KST)等资格证书。培养项目管理人员 9
名,学习掌握德国“双元制”
职业教育的理念、先进的职业教育方法及管理经验,形成一支适应“双元制”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师队伍。三是合作建设项目实训室。 制定中德诺浩汽车实训室建设方案,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, 新增实训用车 35 辆, 新建成实训室 3 个使用率达 10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