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 年全省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: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,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立德树人,全面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,发展素质教育,推进教育公平,大兴调研之风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为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作出新贡献。
一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
1.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。切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、进课堂、进师生头脑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广大师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。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综合示范高校创建,探索创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、途径、手段。
2.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。深入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。广泛开展“爱国·奋斗”精神教育,以先进典型为榜样,引导广大师生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,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功立业。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、民办学校、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。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,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,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、虚化、边缘化问题。推动高校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。
二、围绕教育现代化,加强顶层设计,谋划改革蓝图
1.启动《四川教育现代化 2035》研制工作。根据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,面向 2035 年,深入分析研判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、形势趋势、国内外动态,研究加快推进我省教育实现现代化、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、总体思路、重点任务、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。制订监测评估指标体系,开展四川省“十三五”教育事业发展年度监测评估和中期调整。
2.全面启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。在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管理体制、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动 12 类 70 项改革试点,做好立项、过程指导、年度评估等工作,努力探索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、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、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益经验。
3.继续加强改革的总体谋划。研制出台我省《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》《对市(州)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》《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实施意见》《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》等,进一步依据国家部署完善全省教育改革总体架构。
三、改革资源配置方式,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
1.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。扎实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,着力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等问题。支持各地利用政府债券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,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,扩大普惠性资源。加强幼儿园监管,加大无证幼儿园清理整治的力度,规范办园行为。配合省人大开展好学前教育条例的立法调研。开展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专项督导检查,完善幼儿园动态监管机制,坚决纠正幼儿园“小学化”倾向。
2.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。认真落实我省《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。深入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专项规划(2017—2020 年),基本消除 66 人以上超大班额。以“全面改薄”为抓手,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厕所、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。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,力争到 2018 年底实现基本均衡的县(市、区)比例达到 95%以上。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。
3.推动普通高中创新发展。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(2017—2020 年),建立对各市(州)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动态监测机制,提高普及程度。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,认真落实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,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。切实抓好中考改革,指导绵阳、眉山、宜宾三个试点市落实好试点改革方案,建立中考改革地方动态跟踪机制。
4.办好特殊教育。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(2017—2020 年),扩大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机会。加强资源整合,构建专业支撑体系。加大力度推进融合教育,推动各地加快特教学校、资源中心、资源教室建设。
5.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。继续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、大小凉山教育扶贫提升工程等重大教育项目,深入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、“一村一幼”等惠民政策,切实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办学质量。大力支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,继续深入实施 “9+3”计划,开展五年一贯制免费教育试点, 优先满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就读,做到“应读尽读”。
6.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制度。出台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导意见,推动各地各校根据当地物价水平、学生家庭经济能力等因素,合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和资助档次,推进精准资助。调整完善资助名额和资金分配办法,加大向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力度,保障特殊困难群体优先享受国家资助政策。
7.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。按规划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,实施深度贫困县义务教育学校寄宿制建设工程, 缩小城乡之间、校际之间差距。进一步推进高校深度参与扶贫, 落实高校对口帮扶清单。加大深度贫困县教师培训培养力度,提高教师待遇,切实保障“一村一幼”辅导员待遇,努力解决教师“招不进、留不住、教不好”问题。
8.实施“万名高层次本土人才”培养计划。根据我省《关于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的意见》,结合深度贫困县实际人才需求,以“打造一支规模宏大、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的人才队伍”为目标,按照“定向招生、定向培养、定向上岗”的思路, 从今年开始,通过紧缺专业大学本科免费定向培养计划、高职专科技能人才免费定向培养计划等方式,在 2020 年前为深度贫困县招收、培养 10000 名紧缺专业实用人才。
四、聚焦提升质量,完善教育内涵发展机制
1.继续推进校园足球试点县工作。努力建设“改革试验区+试点县+特色学校”三位一体的校园足球体系。发挥高等学校校园足球龙头引领作用,建设各级校园足球基地学校和校园足球“满天星”训练营,进一步畅通足球特长生成长成才通道。开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分级评估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。完善普及性联赛与选拔性竞赛体系,研究与制定最佳阵容选拔办法, 开展各级各组别最佳阵容选拔和集训工作。
2.深化学校体育美育改革。加快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、校内校外相结合的体育美育体制。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戏曲进校园、高雅艺术进校园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提升文化自信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落实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。完善评价制度,把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指标、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负责人业绩考核评价指标。总结和推广学校体育艺术区域整体推进改革试点成果。研究和完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系统,有序推进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工作。
3.规范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管理。多措并举依法加强民办培训机构监管,强化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对民办教育机构的日常监管,推进民办培训机构亮证办学、亮牌收费、规范招生、规范宣传、安全教学、教师持证、规范赛事。
4.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。研究制定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。加快推进高职院校招生分类考试,健全“文化素质+职业技能” 评价方式,进一步扩大高职单招规模。推进自学考试专业改革, 进一步规范专业目录,推进具有四川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。
5.完善职业教育体系。规范中职学校设置流程,优化中职教育布局结构。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,全面总结试点工作成效,推动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。加强招生改革,畅通中高职衔接渠道,完善对口高考专业类别设置, 继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职毕业生、本科高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、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。适时制定我省《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》实施意见,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,推进多样化职教集团建设。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办学能力督导评估制度,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。
6.系统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。全面实施我省《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方案》。推动高等教育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各项任务落实落地。分层分类推进“双一流”建设,培育竞争新优势,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。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,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。健全高等教育质量督导评估体系,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。
7.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。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长远发展需要,主动服务“全创”,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, 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,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, 全面规范科研管理。
8.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。出台《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》和《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办法》《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》。加强部门协调配合,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和激励扶持政策,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。按照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,细化落实责任,提高管理服务水平,稳妥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, 切实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。
9.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。坚持“服务全局、融合创新、深化应用、完善机制”的工作原则,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,扎实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。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和使用水平,加快教育政务信息系统整合,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,积极探索四川教育大数据专题应用,启动“教育信息化2.0”建设。构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,实现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,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与应用,实现优质资源广泛共享。
五、切实增强支撑服务能力,强化教育保障机制
1.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。完善省属高校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,吸引优秀学生到农村中小学、幼儿园从教;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,优化学校岗位设置。深化教育人才分类评价机制改革和教师职称制度改革。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,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,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2.健全教育投入长效机制。督促各地认真贯彻落实《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》,加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管理,确保城乡义务教育“三免一补”等各项政策全面落实。继续加大财政投入,探索建立本科院校绩效拨款制度,参照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分配方式,确定部分指标作为分配因素,对省属本科高校增量经费进行绩效分配,推动和促进高校发展。
3.全面推进依法治教。研究制定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,开展重点领域执法专项行动。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起草或修订,进一步推动教育法律适用解释。建立依法治教案例库。深化法律进学校,以宪法教育为核心,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。加强法治骨干教师培训培养,提升中小学教师开展法治教育能力。
六、做好对外开放工作,进一步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
1.推动落实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教育行动计划。继续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学生来川留学提供奖学金支持。进一步拓展我省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,赴中东欧地区开展“魅力四川高等教育展”。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展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语言人才培养。支持我省高校赴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开展境外合作办学。狠抓教育外事队伍建设,启动第一期外事处长培训项目,完成首批不少于 50 人的培训。
2.加强中外人文交流。进一步推动我省教育对外开放的学术、政策研究工作。启动并举办“走近四川”主题教育文化系列活动,增强在川外国留学生、专家、教师对四川及其人文的体验和认识。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。继续指导办好我省现有海外孔子学院、孔子课堂。鼓励高校积极建设和拓展汉语海外教育教学点、中心和基地。
3.进一步规范来华留学、办学工作。根据我省实际,指导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做好留学生管理服务工作,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,积极扩大来川留学生规模。规范涉外办学行为,提升涉外办学效益和质量。积极开展外籍人子女学校、高中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探索与研究工作。
4.积极搭建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平台。协调省直部门,搭建高校教育教学及管理人才海外培训平台。搭建我省高等教育涉外信息共享平台和涉外交流与合作对接平台,提升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效率与水平。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信息化建设,做好教育对外开放的宣传工作。启动四川教育对外开放网站建设,建设四川教育对外开放数据库。
七、完善教育改革督促落实机制,切实提升教育改革成效
1.加强教育改革督查评估。开展《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意见》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等重大改革事项推进、落实情况督导评估。创新督察方法, 采取重点督察与常规督察相结合、全面自查与实地督察相结合的方式,着力督察各地各校部署、落实情况,强化督察结果运用。
2.深入总结推广教育改革经验。召开全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,全面总结各地各校改革经验。办好《教育体制改革简报》,深入反映基层改革做法和成效。利用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,广泛宣传地方和学校创造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。